横断山脉东脊,贡嘎山峡谷深切,大渡河风高浪急。数百里外,岷山岷江山水同名,岷江一路向南,经都江堰向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引大渡河水至岷江,要穿越天堑般的邛崃山脉,在崇山峻岭中修建起人工天河。壮哉,大河之水天上来!
引大济岷是福泽当代、利在千秋的世纪工程。2022年2月24日停建令正式下发,标志着项目移民安置实物调查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调查工作事关设计报告能否通过主管部门审查,也事关整个项目的前期设计进程,必须一个月之内完成。在公司党委的部署下,移民分院倾力出动,调查人员不畏艰苦,不辞辛劳,以顽强的意志和忘我的精神投入到了这场“突击战”中。
紧锣密鼓 打响实物调查工作大会战
移民分院调集26人组成引大济岷移民实物调查组。同时创新思路寻求路径突破,在水利厅的批准下,通过公司和水发集团向规划院分别借调5人和40人。移民分院将队伍按片区组成3个大的行政区。王永生作为引大济岷副设总,负责移民工作。李海龙、李唐、郑广平分别负责一个大区,所管辖县市区再下设调查组。移民分院同志多方奔走,整合水发集团、地方政府等资源形成“强推进”合力。2月28日,实物调查大会战正式打响。
在贯通邛崃山脉腹地的战线上,引大济岷移民实物调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随着工作铺开,错综复杂的难题也逐渐显现。王永生说:“引大济岷与水库电站不一样,移民区域呈线状分布,穿越11个县区,地域间政策差异复杂,任务轻重不一,统筹协调推进难度很大。”更令他心焦的是,成都地区人口稠密和建筑复杂程度造成实物调查工作量大增,导致北干、南干片区工作进度滞后。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时间之紧、任务之重、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为了解决难题,王永生和张勇困心衡虑,将已完成任务的雅安、泸定片区调查组及时调集到任务较重的南干、北干片区;将骨干人员进行拆分并将任务较重的区县人房调查组从2个增加到6个。王永生还提前到规划线路穿越聚居区现场反复查勘,研究出避让线路后与水工、施工等专业进行沟通协调,及时优化路线,减少移民安置难度。白天与调查组一起走村入户,晚上和大家一起梳理总结经验、解决难题。30天内他从未休息一天,11个县市区他跑了9个,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着多少真情。
调查组在移民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障移民的“政策知情权”,严格办事的“政策底线”,实现和谐移民目标。他们反复查阅资料,深化对政策的理解,做到成竹在胸。用微笑化解纠纷,苦口婆心讲政策,耐心细致听诉求。“移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实事求是、统一标准,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把移民群众当亲人,把移民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来维护。”移民工作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将才智奉献于人民,用真情和大爱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移民满意的笑脸,正是他们艰苦生活中的丝丝甘甜。
“白加黑 五加二”不辞辛劳、连续作战。调查组早上8点开始工作,长时间站立走动,只有中午吃完饭休息片刻。晚上还要挑灯夜战,整理上传调查数据,每天长达10余个小时连轴转。野外工作是艰苦的,磕了摔了,身上少不了青紫的伤痕;疾风劲雨,他们穿着湿透的衣服还在田间实地勾画土地界线;烈日当空,汗滴在图纸上留下斑驳印记。正是他们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确保了调查工作的一步步快速推进。历时一个月,在团队拼搏进取的“强推进”合力下,引大济岷实物调查外业工作全面圆满完成。并有多项节点目标创全省最快记录。
几番甘苦 以实干践行担当
移民团队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初心不改步履不歇,尽忠竭诚、尽心竭力为移民实物调查工作贡献力量。
公司曾怀金副总工多次到都江堰市、大邑县实物调查现场指导工作,解决困难。王显富副分院长也亲力亲为,不辞辛劳,多次辗转现场与各方沟通。郑广平负责成都南干片区协调、新津区实物调查工作同时,还要兼顾红鱼洞水库工程移民设代工作。李唐负责大区的同时,还负责都江堰组调查工作。他因参与了前期紧张的准备工作,一个半月没有休息,更未能回家看望妻女,舍小家顾大家,他将多少离愁压在心底。
在赴喇叭河渡槽征地区调查途中,王强小组两次遇上山体滑坡,眼前烟尘弥漫,大地发出震颤的嘶吼。可工期一刻也耽误不得!他们立即绕行大唐锅浪跷水电站施工便道,一条略经平整的沿江石滩上的卵石道路,头顶悬崖峭壁、危石摇摇欲坠,他们克服恐惧,一路坚定向前。宋伟在丈量房屋时受伤,到医院包扎好伤口后,第二天又返回现场投入工作。还有王革林、李海龙、王伟豪、张宇晴、詹雨豪、何思璇……每一次匆匆远行,亲人久久伫立在门边的身影,是挥之不去的牵挂。
几度春秋、几番甘苦,移民人员长期在野外工作,远离家人,以苦为乐,戍守在偏远的水利建设一线。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青春与忠诚,见证着水利工程平地崛起的壮丽与豪迈。
引大济岷移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4月,实物调查成果进行张榜公示、复核、确认。5月,完成《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7月,完成《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其他各专业也并线作业,压茬推进,以“追求卓越、做到极致”为目标境界,奋力推进引大济岷世纪工程,工程竣工后大渡河水将通过都江堰灌区输送至千家万户,实现都江堰的永续利用,续写千古一堰的水利传奇。从远古到当下,从神山到古堰,从自然到人文,水利人遥望千年浩渺时空,协奏出人、地、水三者协和统一的绵绵回响,浇灌出天府之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信息提供:移民分院 撰稿人: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