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风拂过大地,万物竞相萌发。两会召开之际,水利人强化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水利工作总体要求和部署,深刻认识到肩负的新使命、面临的新形势、承担的新任务,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水利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省水利系统继续坚持“3226”总体工作思路,锚定“三年上台阶”目标不动摇,全面对标、全力冲刺“十大提升”重点任务,确保水利工作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系统性和跨越式提升,为“五年大发展”奠定雄厚基础,为全面推动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水洛河钻根水电站工程位于水洛河干流木里县麦日乡,是水洛河干流木里县境内河段开发的第5个梯级电站。为扎实做好水洛河钻根水电站可研阶段勘察工作,2023年2月,怀着一颗造福木里县的初心,公司勘察队员跨越千山万水,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到凉山州木里县,进驻麦日乡工地将汗水和爱洒在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钻根水电站工程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东部,区内地形地貌复杂,群山起伏、重峦叠嶂,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受其复杂多样地貌类型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从低到高出现了暖温带、温带、亚寒带及永久冰雪带等气候类型。引水线路位于水洛河右岸,枢纽区至厂址区沿途是长达18公里的临崖碎石路,河谷狭窄,地形险峻,线路沿线无CORS信号覆盖,为收集线路区准确地质测绘数据,他们只能漫山遍野搜寻微弱的卫星信号,更是采用测绘手段较原始的全站仪沿线路区实测了400多个地质点,为设计选择线路方案提供了准确、详细的基础地质信息。
水洛河作为工程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河床坡降陡,自然落差大,水流湍急,河床两岸以悬崖及陡坡为主。厂址区平硐紧邻河床,对平硐进行勘察过程中,地质人员头戴安全帽,身穿涉水裤,手系安全绳,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勇战湍急的水洛河,步履蹒跚终至平硐。平硐狭窄,空间有限,他们蜷缩身体,仔细勘察,精细描述,为方案选择提供详实的地质依据。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朴实的情怀、无私的奉献诠释了“地质人”的内涵。
厂址区位于俄西村下游约6.0km水洛河右岸,厂房及调压井均为埋藏式,厂址区岸坡高陡,自然坡角43°~70°,局部地段达80°以上,厂址区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左、右岸山顶高程分别为3801m、4144m,相对高差1500~1800m,调压井地面高程2648.0m,高差达300m,从河床到调压井沿线无路可循,他们唯有手脚并用,勇攀高峰,精准勘测,收集详细的地质基础数据,为方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工区地理位置偏僻,现场勘察人员只有驻扎在俄西村废弃的房屋内,经常出现停电、停水及手机无信号的情况,而且周边牛羊等牲畜居多,遍地粪便,四处都是蚊虫、跳蚤。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地质工作者,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自行搭建办公区域,牵引线路,搭建帐篷,克服各种恶劣条件,用满腔热血肩负起岗位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地质人的奉献与担当!
一个多月来,他们始终冲锋在工作第一线,通过勘察人员的共同努力,枢纽区、库区、引水线路、厂址区及弃渣场的平面地质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由于该项目引水线路长,构造强烈,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他们不畏严寒酷暑,攻坚克难,加班加点赶进度,他们用实干描绘春景,用汗水冲刺第一季度开门红。
面对环境恶劣、地貌复杂、气候多变等极端艰苦情况,他们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险,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凝心聚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奋力拼搏时更是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一朝身入山河中,不枉此生水利人”。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更是因为要实现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战胜与之相伴随的巨大困难和挑战。
风再大,吹不停他们前进的步伐;山再高,拦不住他们登顶的脚步;水再急,冲不垮他们心中的信念。在任务面前,勘察分院职工全力以赴、全心投入、担当作为,把使命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他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奋勇争先的紧迫感”,再接再厉,持续奋斗,为加快推进“三年上台阶”、助力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扛起责任担当、贡献智慧力量、展现时代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