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17时01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21时30分左右,宝兴水电站上游左岸公路发生滑坡进入库区,形成壅塞。距下游宝兴电站直线距离0.2km,距宝兴县城约18.0km,如溃坝则后果不堪设想。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6月4日11时,水发集团设计院公司要求勘察分院抽调经验丰富的地质工程师协助抢险工作,邬建华即刻随同公司其他专业人员一起奔赴宝兴新华壅塞体现场。
震区道路垮塌受阻
不畏艰难险阻 冒雨奋战作业
由于地震导致的滑坡将通往现场的唯一通道“新华隧洞”堵死,交通阻断,队伍于18时到达现场,顾不上疲劳,顶着瓢泼大雨,步行翻越宝兴电站大坝后进入壅塞体现场,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冒着岸坡上滚石落下的危险对壅塞体及两岸边坡进行地质测绘,搜集壅塞体的物质组成,为下游专业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
滑坡前缘的卵石
滑坡前缘被气浪折断的树木
19时40分,现场天色已黑,两岸时有碎石滚落,为了保证组员安全,指挥部要求暂停现场外业资料搜集并返回指挥部驻地。回驻地途中,突然公路内侧落石滚落,阻断道路,使得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队员们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此时,地质专业邬建华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公路内侧边坡冒险进行观察,认定暂无危险后迅速组织大家清理滚落石块,腾出一条刚够汽车通过的道路返回驻地。
通宵达旦论证 险情基本解除
20时30分,匆匆地吃完盒饭,就开始争分夺秒,通宵达旦地进行报告的编制,于第二天6月5日早上完成初稿,发回后方专家团队校审。
6月5日10时许,得知现场施工用钢架桥铺设完成,邬建华同志马上赶赴现场,到壅塞体对岸搜集第一手材料,并同时与后方团队及时沟通联系,对报告进行完善。
6月7日,右岸泄流渠已开挖成型,具备了过流条件;6月8日对泄流渠渠首堰口进行扩挖,上游水位快速降低,至此壅塞体抢险成功。
讨论方案
“技术创领未来、责任成就梦想”,设计院公司勘察分院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直保持着“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2008年汶川“5.12”地震、2013年芦山“4.20”地震、2018年金沙江“11.03”白格堰塞湖,都有设计院公司地质人员的身影,将满腔热血化作奋勇前行的动力,在高原的黑夜里、在寒冷的风雨中用艰难的脚步和不屈的脊梁扛起重任,勇担抢险救灾急先锋,只为险情的早日解除多一份保障。宝兴新华壅塞体应急抢险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四川水利人的担当、使命和责任,迎着朝阳他们又踏向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