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守正创新绘就四川水网蓝图
他有勇有谋对他人伸出援手
他是一个人
他也是一群人
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三月
我们迎来了第六十一个雷锋日
见义勇为一心向善
这正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守护与传承
这也是水发设计人展现出的大爱与担当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龙塘项目
聆听这个见义勇为的故事
“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1月12日,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上午,公司龙塘水库及灌区工程设代处副设总、副处长王毅,设代处副处长杨佳奇,地质设代胡秋越,设代驾驶员康忠祥四人正同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起对灌区干海河分干渠K20+700段进行常规巡查。
巡查至10:38左右,几个妇女的呼喊声传到了他们耳边。王毅一行人循着呼叫声往事发地点望去,发现呼叫声来自于工地下方约200米处水塘。“那边是不是有人落水了?”王毅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就是肯定出了什么大事,但由于距离过远无法确认,王毅当即与业主、灌区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及同行伙伴往下方水塘跑去。
(事发现场的水塘)
“我们跑到水塘边上以后,才发现是一辆载有4人的三轮车落水,其中有两个看起来五六岁年纪的小孩,而围观的都是当地彝族村民,语言不通,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王毅描述道。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王毅也顾不上询问围观村民,立即与同行伙伴分工配合,分别拨打120 急救电话与110和119报警电话,并调动就近施工现场一台挖掘机到事发地实施救援,其中2名小孩经当地村民合力救上岸,10:48左右,挖掘机在将落水三轮车勾上岸。遗憾的是,三轮车将两个大人压在池塘底,打捞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这个事情怎么过去这么久我们才知道?”3月5日,到达龙塘项目开展安全检查的安环部主任付兵和项目上的职工摆龙门阵才知道这件好人好事。这时,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整个“落水救援事件”才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当时,王毅与同志们在结束救援后就返回设代处正常工作,并没有主动去提及此事,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任何人遇到都会去做的一件事情,一个举手之劳。
(王毅日常工作场景)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品格不是一天能够炼成的,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在进入设计公司勘察分院以后,王毅在工作中也是敢打硬仗,吃苦耐劳,奔波在野外勘察一线,哪里困难多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不好走就主动请缨去哪里。被救者家人在感谢他、同事都在夸赞他时,他总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因发现的及时,溺水的两个小孩被救后身体没有大碍,但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爷爷和母亲,对于两个孩子可能是会有很久的创伤。”王毅说道。
“我们想了解一下失事家庭的环境,近一点绵薄之力”事后,王毅依然放心不下两个孩子,于是主动联系了事发地棉桠镇清河村书记胡刚,询问孩子们的近况。
“他们家目前住房破旧,土墙房,爸爸在外打工,主要经济来源是打零工,是我们村很困难的家庭。”村书记回复道。
看到回复,王毅的心更沉重了。“我们的小孩也差不多都是这个年纪,想想就觉得惋惜,希望两个小朋友能够依然闪亮,健康的成长。”虽然力量有限,王毅还是委托村书记给他们送去了一千元钱。
(村书记胡刚转交王毅给遇难家属的慰问金)
2月29日,王毅同康忠祥、村书记胡刚一同去遇难者家里慰问,询问了小朋友学习、生活成长情况,带去了设代处与总承包部全体人员的问候。
(遇难者一家的房屋)
“村里面已经在计划对他们家庭进行帮扶,听说要修新房子,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们给予一些帮助,比如住房勘察、选址、设计方面提供支持。”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雷锋已经离开我们60余年,但无论时代如何改变,雷锋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扎根在我们心中的信念,这颗种子已经深深的埋在了全体职工心中,悄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此,在危难时刻、大义面前,四川水发设计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绽放出正能量的光芒,用实际行动谱写出好人楷模的颂歌。
龙塘水库及灌区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四川省首个大型水利工程EPC总承包模式试点项目。为确保广大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项目安全顺利进行,设计公司在项目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严格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交底,对重点区域加大值守巡查力度,配齐配强抢险救援物资设备,为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